详情
1 咖啡 怎么磨成粉
能量饮料市场发展迅速,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碱的市场需求。LX-16脂吸附分离酯型儿茶素后,过柱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,从而作为原料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咖啡碱的工艺。接下来小编告诉你咖啡怎么磨成粉。
研磨度应与萃取时间成正比 咖啡研磨的粗细度会直接影响萃取时间长短以及萃出率高低。咖啡磨得愈细,粉层愈密实,有较多的咖啡粉粒与热水接触,萃取阻力加大,愈易延长萃取时间,并提升萃出率,很容易萃取过度。 反之,咖啡磨得越粗,粉层空隙愈大,有较少的咖啡粉粒与热水接触,萃取阻力转弱,愈不易延长萃取时间,而降低萃出率,很容易萃取不足。因此,咖啡磨得愈细,会延长萃取时间并提升萃出率;咖啡磨得愈粗,会缩短萃取时间并压低萃出率。 在常态下,咖啡粗细度会与萃取时间与萃出率成反比。粉粒磨得愈粗,萃取阻力愈小,咖啡流量愈大,萃取一杯的时间愈短,萃出率愈低,味道愈清淡。
深焙豆稍粗,浅焙豆稍浅 另外,老手在决定咖啡豆研磨度前,会先看看熟豆的色泽与出油状况,烘焙度愈浅的咖啡,纤维质愈完整坚硬,愈不易萃取,宜采稍细研磨,但也不能太细,以免凸显尖酸味。烘焙度愈深的咖啡,纤维质受创愈深,愈易萃取,宜采稍粗研磨,深焙磨太细会苦口。 因此,深焙咖啡的研磨度,一般会比浅焙豆来得粗一点。
粗细度可控制苦涩 粗细度是控制苦涩的良方,因为磨得愈细,萃出率愈高,愈易把绿原酸、奎宁酸、咖啡因和碳化物等高分子量的涩苦物萃取出来。反之,磨得太粗,萃出率愈低,愈不易萃出高分子量的涩苦物,但中分子量的甜香滋味,也可能因萃取不足,而残留在咖啡渣内,形同浪费。刻度并非一成不变 玩咖啡切忌使用一成不变的研磨刻度,要知道每支豆子的密实度与烘焙度不同,所需的刻度就不会相同,极硬豆或浅焙的刻度可稍调细一点,深焙可调粗一点。如果你觉得某支豆子以刻度#3,喝来有苦咸涩的味道,这就是萃取过度,可调粗到#或#4,会明显改善不好的味谱,反之亦然。 另外,磨豆机要勤于保养,定期拆下刀盘,清除里面的油垢,刀盘是消耗品,每磨800~1000磅左右就会磨钝,记得要换新,否则磨出来的颗粒,粗细参半,会造成萃取不均,减损咖啡好风味。
2咖啡的煮制方法
如果您想自己做一杯咖啡,首先需要选购合适的冲泡咖啡用具,而使用过滤式咖啡机或过滤式咖啡漏斗、蒸汽吸管式咖啡壶或挤压式咖啡机,甚至用所谓传统大排档的滴漏式方法,都可以随个人的喜好而定。咖啡粉最好的方法是在饮用前才将适量的咖啡豆磨成粉末,此举可能有很麻烦的感觉,但若习惯了,麻烦的感觉便消失;随之而来的是可以享受到一杯美味香浓的即磨咖啡的乐趣。
[图片0]
因为如果在商店购买已磨好的咖啡粉,买太多时恐怕咖啡会日渐变质。因此,购买咖啡豆比较好。而磨咖啡豆的方法,会因所用不同的咖啡器皿而选择不同的磨豆方法,通常以中磨至极细磨较适合。
咖啡粉的分量随着个人喜好而定,通常可用约8至10克,而如果想咖啡味道较浓可用15克。想享受一杯好咖啡,切记不要吝惜咖啡粉。水的温度对冲调一杯美味的咖啡非常重要,理想水温是86℃。这样,您就可以冲调出一杯香浓美味的咖啡了。
在冲煮咖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沸腾会使咖啡变苦,故千万不要煮沸咖啡,适当的冲泡度最好应略低于96℃。
2.咖啡不可以再加热,冲煮时应注意仅煮每次所需的分量,且最好在刚煮好时饮用。
3.咖啡的最佳饮用温度为85℃。
4.水在一杯咖啡中占98%,故最好使用过滤后的水来冲煮咖啡,尤其不能使用含氯的水。
5.不要再重复使用咖啡残渣,已冲泡过的咖啡渣仅留下令人不愉快的苦味。
6.根据所使用的咖啡器而作正确的咖啡研磨,过细的研磨会使得咖啡较苦,同时也较容易堵住咖啡器。
7.太粗糙的研磨,则冲出的咖啡没有味道。
8.以过滤式的冲法来说,适当研磨的咖啡粉每次滴过的时间应为2—4分钟。
9.推荐用量为:2匙圆汤匙的咖啡粉/6盎司的水。
3如何完美冲泡咖啡粉
准备事项
咖啡粉:可以用咖啡豆自己磨制,或者买现成的咖啡粉。咖啡粉开袋之后需要密闭保存,尽量在一周内喝完,要不容易会跑味。一勺咖啡粉足够冲出一杯量的咖啡。
水:要用92-96度的水,不要使用开水。96度以上的水可以把咖啡中的油脂破坏,使咖啡变苦。温度太低的水则泡不出咖啡的味道,咖啡会又酸又涩。
冲泡事项
滤纸冲泡:细的咖啡粉适合用这种方式冲泡。使用一个小漏斗,在漏斗内侧放一张过滤纸,将一杯量的咖啡粉放入滤纸兜内。(避免咖啡进入滤纸与漏斗壁的夹层内)用合适的水温的水先把咖啡粉印湿,稍后加水(水要慢慢加,避免水位高于滤纸边使咖啡渣子冲到咖啡中),直到完好的一杯咖啡。
压榨壶冲泡:将粗细程度与压榨壶相匹配的咖啡粉按N杯的量放到壶内,但是不要超过咖啡壶所煮制的限制。把91-96摄氏度的水倒入壶内,直到咖啡壶外边金属架顶端处,放好过滤杆,浸泡3分钟后将滤网推到底部,一壶好喝的咖啡煮好了。
注意事项
煮咖啡不是真的要放在火上煮,而是用91-96摄氏度的水冲泡;煮咖啡前应先将咖啡壶预热;咖啡粉不可以再煮第二遍,任何一种咖啡的煮制都是用水将咖啡中的味道。
4咖啡的设备用法
滴滤咖啡
德国人发明的冲煮方法。简单的说就是把咖啡磨粉后,放在一个漏斗里或者再加层滤纸,上面浇上热水(理想水温90C到95C之间),由于地球引力作用,咖啡就从底下流出来。咖啡的量通常是7~10克粉可以做大约120ml的一杯。
虹吸壶(Syphon)
坊间咖啡馆最普及的咖啡煮法之一。
原理:在酒精灯的燃烧下,下层容器中的水温达到92℃时,水流被吸到有咖啡粉末的上层容器中,通过浸泡、搅拌后,制成的咖啡再原路返回。
研磨度: 比粉状略粗,接近特粒细砂糖。
虹吸式煮法带有一种化学实验室的感觉。有人说因为它能萃取出咖啡中最完美的部分。
摩卡壶(Moka Pot)
摩卡壶基本原理利用加压的热水快速通过咖啡粉萃取咖啡液。最早的摩卡壶是意大利人Alfonso Bialetti 在1933年制造的,他的公司Bialetti一直以生产这种咖啡壶而闻名世界。摩卡咖啡壶在欧洲使用比较普遍。
摩卡壶分为上下两部分,水放在下半部分煮开沸腾产生蒸气压力;滚水上升,经过装有咖啡粉的过滤壶;当咖啡流至上半部时,将火关小,如果温度太高会使咖啡产生焦味。
使用注意事项:
1、水位:使用温水,水位在安全阀下厘米位置。安全阀在遇到下壶压力过高时会自动泄压,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,水位如果高过安全阀,安全阀的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。
2、咖啡粉:咖啡粉采用中细粒度,装满粉槽,装粉的时候适当振动粉槽让咖啡粉均匀分布,装满以后,用手指轻轻按压表面,使粉更密实一些。
比利时皇家咖啡壶(Balancing Syphon)
比利时皇家咖啡壶(5张)
兼有虹吸式咖啡壶和摩卡壶特色的比利时壶,演出过程充满跷跷板式趣味。它结合了数种自然的力量:火、蒸汽、压力、重力,这些使得比利时皇家咖啡壶的操作感觉更具可看性。
法式滤压壶
简称法压壶,是一种同时具备冲茶器功能的咖啡壶。原理:用浸泡的方式,通过水与咖啡粉全面接触浸泡的焖煮法来释放咖啡的精华。适用咖啡:浓淡口味均可的咖啡粉。研磨度:粗颗粒状。
缺点:由于金属滤网对细粉无法彻底的过滤,咖啡豆需要粗研磨,咖啡粉颗粒变粗,导致大量内容物无法萃取。而长时间浸泡又会萃取过渡,苦味,涩味,杂味纷纷涌出,因此咖啡口感稍逊一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