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1数学中考复习计划
一年一度的初三复习工作即将拉开帏幕,作为最后的冲刺,谁都不敢稍有懈怠。那应该如何办才能初中数学总复习既要全面,又要突出重点》下面,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中考复习计划以及方法。
难点知识的专题突破计划
在中考中,数学有几个传统难点:函数的综合应用、直线形或圆的组合题、实际应用型问题、运动变换类问题;也有一些新生易变的难点:如方案的设计与比较、数据的估算、数字或图形类探究性问题、条件或结论开放类问题等。对于这些常见的一些难点知识,复习中如何进行有效地突破,必须要有一个较细的系列专题讲座计划。在函数板块复习中,学生对函数的组合题比较发怵。为此我特意搞了一个专题,先让每个学生都分别搜集一些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、试卷中常见的、以及自己在解答中存有困难的,关于函数知识的问题。接着在小组交流中初步将这些问题汇总、分类,如关于求解析式的、关于求交点的、与面积有关的、关于实际问题处理的、与几何联系成份较多的等等。然后在课堂复习中,选取其中较典型的几个组合题,进行问题的构成分析,比较函数问题的“组构特征”,让学生体会综合题的组成特点,及解答时的处理手段。
最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,与学生一起总结与编撰了一个口诀:“平面直角坐标系,象限符号要牢记;直线双曲抛物线,图象性质放第一;四个函数是根本,待定系数求解析;交点方程巧面积,几何建模数形理;平转翻折动点走,设定参量找联系;语言转译觅条件,板块书写最整齐;树立信心不言弃,恐函之症定可医。”取名为“愈恐函诀”。这里要注意一件事,就是这个口诀的得到一定要让学生共同参与,要让学生自主体会,要让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总结得到的,而不是教师外加给他们的,教师只是进行了一些文字方面的修改,使之变得更易上口而已。这样学生会加倍地珍惜这个口诀,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使用这个口诀。实践表明,有了这个口诀,学生对函数形成了一个总的印象,不仅了解了函数问题的一般组构特征,还明确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手段。此后,学生对函数组合题地处理能力有明显提升。
[图片0]
重点知识的整体教学计划
中学数学知识主要分四大领域,共29章,我们常把它分为七个板块:数与式、方程(组)与不等式(组)、函数、统计与概率、三角形、四边形、圆。这七大块内容都较庞大,且这些内容在现有的人教版课本中介绍时跨越章节较多,知识叙述较分散琐碎。因此复习中如何将其整体展现,必须要有一个专项教学计划。
以三角形为例,在人教版的教材中,“三角形”是初中数学新课程四大研究板块中“空间与图形”的主要构成部分。从整个教材的安排来看,在新人教版的29章教学内容中,“空间与图形”板块共12章,其中以三角形为中心来介绍的有6章,另有3章在其内容的介绍中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补充,可见三角形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。从中考知识分布来看,与三角形知识有关的约占25%,是“空间与图形”板块中的大户;从教材的编排设计来看,新教材采用循序渐进、螺旋上升的方式,因此这部分内容被分得较碎,整体感较弱,并且由于一些定理被删去后,个别地方逻辑关系有些脱节,对学生证明的学习产生一些滞碍;从中考试题组织呈现方式来看,这部分内容或单独成题、或渗透于其它问题之中,或繁、或简难易不同,或动、或静组合各异,呈现方式丰富多样。鉴于三角形这块知识在教材及中考中的重要性,历来是中考总复习的一个重点,对于这一内容的复习就必须有一个专项计划。(具体复习方略见《整体贯通,重点突破――中考三角形复习方略》)
2中考数学复习一
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渗透,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
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,而数学方法则使数学思想得以具体落实,二者相互依存,成为中考数学永恒的主题。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:转化、分类讨论、数形结合、类比归纳、建模、配方、待定系数法、方程与函数、消元法等。
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用来解题的“工具”,不能只知道有关名词,而应知道其实质和用途。在复习过程中,弄清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,不断积累,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,达到将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的目标。在中考数学复习中,应有意识、有目的、适时地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归纳,在解题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,进一步达到“知识、能力”全面提高的目的。
[图片1]
有的放矢,分层要求,整体推进
盯准几类特殊生就是指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指导,有的放矢,以求得“点击”出奇效.也就是要认真做好学生个案分析,看看学生需要什么?优等生的提升空间在哪儿?临界生需要哪些可操作的方法?后进生又需要怎么做?当然,盯准几类特殊生需要我们练就“一阳指”,有针对性、有目的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.而要这样做,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做到“五勤、五多”:眼勤,多观察;口勤,多提醒;手勤,多指导;腿勤,多深入;脑勤,多思考.
另外,要在“精、变、快、慢”上做文章.要明白“精工出细活”,“精”:即精选、精讲、精练、精补.“变”:即将典型试题变形,举一反三;同时,结合近三年本市的中考试题分析、总结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式,归纳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,做到灵活运用、触类旁通.“快”:即及时批改、及时评讲、及时补救.“慢”:即“黑板”矫正法,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,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矫正,要指出哪些步骤是不可或缺的,哪些步骤是冗余的.这种方式,虽然进度慢些,但在学生规范答题上效果比较明显.
3中考数学复习二
精心设计一轮复习基础
一轮复习极为重要,它既要对以前各个学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梳理,又要突破重点、难点,形成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的点面结合、前后结合,还要和考纲进行有机结合.一轮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,提高基本技能,力求全面、扎实、系统,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.复习时,要以课本为基础,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.还要注意各部分的前后联系.复习前面的知识时,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,为后续的复习埋下伏笔.为此,高效复习的精要是把好一轮复习关.
把好一轮复习关,先要潜心研究考纲,掌握复习方向;其次要专心梳理教材,把握教学实际.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、新教材和《中考会考指导纲要》.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、指导思想、编排体系和基本特点以及《中考会考指导纲要》的具体要求,才能准确把握考试方向,在中考复习指导中做到有的放矢.以教材为本,以课标为纲,潜心研究课程标准,研究教材,研究教法,研究学生.在把准中考方向的前提下,夯实基础,抓住重点,才能做到高效复习.
抓好教材中例题、习题的归类、变式的教学
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,挖掘教材中的例题、习题的功能,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,又是应考的一种手段。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目的、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,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、归类,可以总结解题规律,提高复习效率。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,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,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,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讲解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寻找其他解法;改变题目的条件;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;改变题目的形式;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申;类比编题等。
4中考数学复习三
第一,绝对不能与老师的复习计划相脱节,自搞一套。负责初三教学的老师,一般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经验,对如何指导同学们进行中考备战非常有心得,这样的老师提出的复习计划,是绝对不能忽视的。你要做的是,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加以调整。假如某一部分知识是你掌握得不错、平时考试没什么问题的内容,就可少花些时间;若某一部分知识是学得不太好、问题比较多的内容,就要多花些时间,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内容之后再多看多想几遍,另外自己找一些有关的参考题目做,非把它学扎实不可。在时间上,可以比老师的计划略快一步,不能比老师的计划慢。
第二,一定要注意复习计划的全面、周到。千万不要有的地方看得很细致,而有的地方只是走马观花。
第三,要注意进度的安排,应该前紧后松,而不能前松后紧。因为随着日期的推移,人的疲劳度越来越深,效率会有所下降,后面多留些时间,有利于随机应变,从容不迫,减少紧张,增强自信心。在模拟考试之前,所有的系统复习应该全部结束;模拟考试之后所要做的,只是查补细小的漏洞,调整心情和体力,稳定状态,坚定信心。
第四,一定要把握好“量”,要给自己留有余地。要好好考虑自己订的计划的可行性。把几本书全背上几遍固然好,可是从体力、时间上来说根本不可能。要把有限的时间和力气用在“刀刃”上,要弄清楚哪儿是重点,哪儿是自己的弱点,在这上面花大力气,人不是机器,不能总紧绷着弦,最好半个月或一个月休整一下,适当放松,这样不仅不浪费时间,反而能更好地利用时间,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