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者认证信息(营业执照和身份证)未完善,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
总算知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评价
总算知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评价

总算知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评价

作者:htnews4   2023-01-31 23:05:51  点击:17

详情

1 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评价

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。在课程标准下,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评价。

强化激励――吃透评价的精髓

新课标明确指出,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,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。以往的评价,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,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批而打击了另一批,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,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。可以这么说,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,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。教师的积极评价,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,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。

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、发展的、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,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,对学生的失误、不足,应持宽容态度,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。例如,在学习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”一课时,有学生提出:“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,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?”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,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。对学生的这种想法,我是这样评价:“你能作出这样的大胆猜测,这是你积极思考、勇于探索的表现!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,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。”这样的激励性评价,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又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。

[图片0]

元感悟――把握评价的目标

新课标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,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,包括知识与技能、数学思考、解决问题、情感与态度。评价的具体目标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,形成多维性、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。

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,包括对数与代数、空间与图形、统计与概率、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的评价;数学思考的评价,包括对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、统计观念、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;解决问题的评价,包括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解决问题的策略,创新和实践能力,以及合作交流等的评价;情感与态度的评价,包括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,学习的习惯与态度,以及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。

2教学方法评价一

过程评价是跟踪性的即时评价;结果评价是形成性的综合评价

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应相统一,不可厚此薄彼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,教师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,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,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。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,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思路,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,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。

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,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、学习数学的自信心。结果评价既要考虑综合性,又要考虑偶然性,要给学生创造二次或多次机会,让其呈现满意的结果,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收获成功的喜悦,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。切忌以一次成绩或一个指标肯定或否定学生。

[图片1]

注重课内与课外互动渗透的评价。

数学课堂评价基于课堂内容而发,考察学生参与的主动性、积极性以及求知欲望、兴趣和情绪及完成当堂练习和思考问题的深度、广度和准确度,与同伴的交流情况等。

课外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外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评价,涉及课外作业的完成、参加数学实践和兴趣小组活动、独立阅读数学书籍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的考察。课外评价是许多学校、教师的盲点,做到课内与课外互动渗透相互延伸,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。

3教学方法评价二

教师评价,评价技能的形成

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,相互影响的过程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行为必须作出评价和反应。教师的评价,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,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,实践“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”的理念,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、积极地表现自己,潜能得到发挥。

教师要把口头评价与符号评价结合起来。口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,通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,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成功或反思的体验,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评价。它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,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。这种评价具有起点低、目标小、反馈快的特点,学生最感兴趣,最容易接受,也最能拨动他们的心弦。但是时间长了,学生就会变得麻木,变得贪婪,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实效性。所以,教师要适当结合符号评价,如在给学生板演的题目或作业上画上笑脸或遗憾的表情;给较为简捷、富有创造性的解答打上“√”,再画上一个“!”;给答案虽对但过程比较冗繁的解答打上“√”,再画上一个“?”,引起学生的思考。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评价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期待,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。这些符号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创作、计算的准确性作出的评价,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。学生可以感觉到自己哪方面的技能较扎实,哪方面的技能还比较欠缺,需要加强训练,这无疑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。

多元评价,激发兴趣

学生互评,评价学习的过程

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那他们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,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;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;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、思考、辨析能力,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在教学中,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评价或同桌评价的形式,让学生互评在一星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,如课堂表现、作业完成情况、与他人合作的情况等;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展示学生的优缺点,激励学生发扬优点,纠正错误;还可以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自我评价,评价对知识的理解

在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,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反思小结,总结自己对知识的理解,如哪些知识已经完全理解,并有了自己的认识,可以自己举例,设计题目等;哪些知识仅停留在书本,还理解得不够透彻等,并自己进行等级评价。学习者只有在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,制定学习的目标,以及对目标的实现负起责任时,才是真正地学习,才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。自我评价法树立了现代的评价观,使评价由外在的转化为内在的,从形式的转化为实质的,从被动的转化为主动的。自我评价确立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,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。

4教学方法评价三

(1)表现分析法: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表现不是简单地记个等级和分数,而是从尊重、爱护、平等的原则出发,对学生实施积极、适度的鼓励性评价,维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。如用欣赏性的话语指出学生表现中的优点,用鼓励性的语言提出表现中的不足,客观公正、热情诚恳,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,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、提高水平。

(2)观察法: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愿望、兴趣变化、人际关系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、创造性发挥程度。教师可以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,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在情感、态度等方面的变化。

(3)谈话法: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,通过师生之间平等、和谐、愉快的对话与交流,教师把话题自然地转向评价,引起学生对自己表现的反思,同时又不会中断教学进程。

(4)问卷调查法:通过问卷和交流的方式,随时询问学生对某次数学活动的意见、建议、收获,还可搜集学生在审美趣味的爱好方面发生的变化。

(5)档案夹评价法: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学生学习数学全过程、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,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学习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。

相关分类
需要在电脑上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