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1高考数学复习攻略
高考后期复习不定因素多,变数也较大,要确保理想发挥,后期复习要做好:重视“两考”的指导作用和“一题”的导向功能;下面,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数学复习攻略。
抓住复习中的要点与难点
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?这是很困惑我们的问题.大家都知道,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让学生有新鲜感,也不像练习课那样让人得心应手,总之没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.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.”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进行这样的尝试:①首先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,抓准复习的知识点,避免搞题海战.抓知识点时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.课前认真钻研教材,突出课本中最基本的概念、法则与原理.
②帮助理解学过的知识.数学是最体现思维的学科,必须把学过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中,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接受知识. ③培养数学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.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以前学过的知识,还要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.因此,教师需要开展“一题多解”“一题多变”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,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、灵活性.
[图片0]
探求解题思路时数学思维方法
解数学题的过程就是在个体的大脑思维下提取相关的知识,运用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加工、处理的过程,并逐步地缩小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距离的过程,也就是化归思想的过程,因而解题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
.例如,在求解二面角大小时最常用的方法是:先根据已知条件,在二面角内作一条过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,然后过这点再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,最后连接这两个垂足.这样,平面角就是所得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.这个方法是在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后求得的,那么三垂线定理在其中的运用,就是分析、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,从而得出结果.运用数学思想指导学习的灵活运用,开展“一题多解”练习,培养思维的灵活性.也可以对习题进行变通,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与抽象性.这样不断优化的思维品质,让数学思想自觉地运用在学习中,那么我们运算时思维就会变得敏捷,从而使解题的速度与正确性大大提升.
2高考前数学怎么复习
规范训练,提高速度与准确率
高考复习中学生需要大量练习,为了赶时间,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,不按规定格式解题,导致会而不对,对而不全,全而不规范。因此,学生要以教师的解题过程为样本,或对照历年高考标准答案,严格要求自己,或通过对试题的评分标准进行规范答题,踩准得分点,减少过失性失分。
计算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,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。第二轮复习要通过让学生动手、动脑做题,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、寻求合理、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,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、准确、简捷、迅速。
[图片1]
关注过程,强化数学思想方法。
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,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,一种思想。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。因此,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,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,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,运用数学思想方法,通过多次再现、不断深化,逐步内化,使之成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。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:一是具体操作方法,如配方法、消元法、换元法、迭代法、裂项相消法、错位相减法、特值法、待定系数法、同一法等;二是逻辑推理方法,如综合法、分析法、反证法、类比法、探索法、解析法、归纳法等;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,如传统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、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、分类与讨论的思想方法、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。
在复习备考中,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、每一节、每一课、每一套试题中去,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,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,如果注意渗透,适时讲解、反复强调,学生会深入于心,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,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、驾轻就熟,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,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,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。
3数学高考二轮复习策略
结合实际情况,查缺补漏,攻克难点。做好三查一整理:
查漏补缺——查被忽略的、被冷落的知识点。
查错思对——不让同样的错误再犯第二次。
查弱补弱——狠抓最薄弱、最怕的知识点,下决心突破它。
整理——知识网络;错题重做;解题方法和策略的积累,尤其是审题和答题的方法。
首先要对自己了解,然后科学规划设计自己的增长点,对后期的练习要认真的做,而且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层提出目标落实,对每一类问题制订出不同的策略。第一类问题是会的却做错了的题;第二类问题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;第三类问题是根本不会的题。合理的策略应该是:消灭第一类问题;攻克第二类问题;在第三类问题上适可而止,因人而异。其次,要对错误进行准确具体的定性定量的分析。
比如,对第一类错误不能笼统地说成是 “粗心”,要具体到审题错误、计算错误、抄写错误、涂改错误等等。定量就是将考试的考点梳理分析,查出产生错误的原因。再次,要定目标。定目标就是将找出的每一种错误,设定为一个目标值,在经过几次考试将其逐步减少以至趋向于零。最好能专门准备个 “备忘录”,逐次统计,看这类错误减少了没有,目标的达成度如何。第二类问题主要是自己记忆不牢,理解不深,运用不活的问题。对这类问题一定要突出重点,要全力以赴,集中火力攻克它。当经过考试验证第二类问题已经攻克,就可以向第三类问题进攻了。
努力避免“三不”问题
所谓“三不”,就是“会而不对、对而不全、全而不规”。有的考生基础尚可,拿到一道题目并非束手无策,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,或考虑不周,或推理不严,或书写不准,最后答案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,这叫“会而不对”;
有的考生解题思路大致正确,最终结论也出来了,但丢三落四——或缺乏重要步骤,中间某一逻辑点过不去;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形,讨论不够完备;或是潜在假设;或是以偏概全等,这叫“对而不全”;有的考生解题思路方法均正确,但表述不规范,逻辑混乱,书写乱,颠三倒四,这叫“全而不规”。会而不对,令人惋惜;对而不全,得分不高;全而不规,不够完美。
4数学高考复习的对策
适当降低难度以提高双基能力
数学复习首先要侧重基础,摒弃那些繁难的技巧,努力在学生的读题能力、解题准确性、画图能力上狠下功夫.让学生动脑动手是基础,动脑是学习数学的关键.我们发现,在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删减、变化最大的内容之一.因此,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,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研究方法,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.
三角式的化简求值、求角、求最值问题是易考题型,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跟不上,所以在复习中还是要注重基础知识,练习基本的化简求值.在三角形中建立三角函数关系,求值域、求最值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,在作业中要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,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,训练基本能力,而对那些较难的化简技巧要摒弃.高考越来越突出对“双基”的考查,强化数学思想方法.从内容来看,填空题中对于新增内容考查也较多,如复数、概率、统计、推理方法等进行深入的考查.解答题中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.因此,复习就要从基础开始,从基础讲起,从基础做起,复习才会有实效.
提高专题复习课的实效性。
一般采用“先练再批后评”或“边练边评”的教学模式,要深入研究评什么,怎么评的问题。一是评错得较多的。找准出错根源,突破思维障碍。二是评解法较多的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相异的解题方法,是有意义的一题多解,切忌变成解题技巧训练。多种解法评析后要进行优化提炼,重点放在学生最容易想到的通解通法上。三是评易于变式的。
紧扣当前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变式,这类试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一定的开放性。变式题通常是解法类似、题型相近、逆向思维、合理迁移、拓展推广等类型的问题。切忌变式题远离当前的问题,不是在“难度”上做文章,而是要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。一道新题出来后,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思考。四是强化弱点。针对一轮复习中学生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展开教学。